9月6日,由廣東省軟件行業協會、廣州市軟件行業協會主辦的海珠軟件(創意)產業座談會在我區小聰軟件公司舉行。市新聞出版和廣電局局長范旭同志,區委副書記、區長姚奕生同志,區委副書記董延軍同志,區人大副主任王羅端、郭功宇同志出席了座談會。 會上,姚區長就我區高新技術產業和創意產業的發展提出三點要求: (一)要統一思想,深刻認識自主創新是我區發展的必由之路。 我區城中村內存在大量低檔次、小規模、產業附加值低、勞動力密集型的企業,單位土地的產出值偏低,從業人員龐雜,素質參差不齊。不僅是創衛工作的難點,更帶來治安、消防等多方面的隱患。如果管理不到位,將喪失對人才的吸引力,喪失區域競爭力。 自主創新作為中心城市綜合競爭力的核心,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。因此,要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作為主導我區全局和長遠發展的優先戰略,要把自主創新作為我區發展的必由之路,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創意產業。加快改造各類廠房和城中村出租屋,高標準建設適宜高新技術產業和創意產業發展的寫字樓,推動經濟與社會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優化,形成更適應可持續發展要求的新的經濟增長點。 (二)按照市委、市政府的要求,要認真學習深圳市的好做法好經驗。深圳市推進自主創新、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方面做得好,我們“不服不行,不學不行,不追不行”。但最關鍵的是要結合自身區域的特點和實際情況認真學習、勇于追趕、動手去做。海珠區要借鑒實施深圳市“三個支持”的政策措施,即:一是直接支持。強化政府科技資金的引導,在區科技三項經費中設立專項資金,專項用于支持高新技術產業和創意產業。二是間接支持。政府各部門要創造條件,著力優化和改善企業周邊環境。三是根本性支持。制定適宜高新技術產業和創意產業發展的政策和制度,培養、吸引、引進專業人才來海珠投資創業或工作。打開“綠色通道”,提供優質服務,引進能起到引領和凝聚作用的龍頭企業,提升產業的凝聚力和影響力。 (三)要發揮優勢,發展獨具海珠特色的自主創新之路。我區有豐富的教育科研資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蘊,擁有中山大學、廣州美術學院等高等院校13所,約占全市的40%;南海海洋研究所等科研院所25所,約占全市的1/3;在中心城區土地資源緊缺的情況下,我區有正在籌建的多達40多萬平方米的廣東文化創意產業園“文化星城”;有南方電影的重要生產基地——珠江電影制片廠;有海上絲綢之路發源地黃埔古港,近代工業文明文化遺產舊址太古倉、大阪倉,嶺南畫派發源地十香園等。在此基礎上,要深化改革、統籌安排,把教育科研、文化、高新技術三者有機結合起來,推動信息化建設、文化建設與高新技術和創意產業發展的良性互動,建設區域性創新體系。(區政府辦)